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
行业新闻
方案与产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行业新闻
别把电子竞技作为沉迷游戏的借口
【信息时间: 2019-04-06 16:03:53   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

 近日,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市场监管总局、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13个新职业信息,其中包括之前饱受热议的电子竞技员职业,正式宣告电竞职业获得官方认可。回溯一下电子竞技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:2008年,国家体育总局将电竞列为第78号正式体育竞赛项;2017年,电竞纳为第19届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;2018年,中国首个高校电竞体系化联盟“富联盟”成立、电竞纳为第18届亚运会表演项目、IG电竞俱乐部获得英雄联盟S8世界决赛冠军。在年轻人的持续热捧之下,电竞产业肯定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期。


电子竞技员究竟是做什么呢?据官方表述,电子竞技员是从事不同类型电子竞技项目比赛、陪练、体验及活动表演的人员。主要工作是:参加电竞项目比赛;进行专业化的电竞项目陪练及代打活动;收集和研究电竞战队动态、电竞游戏内容,提供专业的电竞数据分析;参与电竞游戏的设计和策划,体验电竞游戏并提出建议;参与电竞活动的表演。

可见,电子竞技员的工作还真不是简单的玩游戏,他们的工作非常专业化、职业化,对知识、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,还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特训。国家为什么会正式设立这种职业呢?这和当下电竞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,据《2018年中国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》中的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4.8亿元,到2020年,电竞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达到211亿元。目前,电竞行业的从业者为5万人,岗位空缺达26万人,而到2020年,人才缺口将扩大至50万人。报告还提出,电竞职业不再是洪水猛兽,而是一份年轻人喜欢的正经工作,做得出色还能为国争光。

中国是“游戏成瘾”的重灾区,人们必然会提出质疑:还设立这样的职业,这不是鼓励孩子沉迷游戏吗?实际上,游戏本身“无罪”,问题在于“沉迷”。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玩游戏长大的,游戏具有启智的积极作用,适当游戏有助于释放心理压力、调节负面情绪、丰富精神生活、训练思维能力。但如果长期沉迷游戏,则会导致严重的消极后果。


2018年6月,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版《国际疾病分类》,将“游戏障碍(游戏成瘾)”列为精神疾病,列出了9种症状:完全专注游戏;停止游戏时,出现难受、焦虑、易怒等症状;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;无法减少游戏时间,无法戒掉游戏;放弃其他活动,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;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,仍然专注游戏;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;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,如罪恶感、绝望感等;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。如果同时有5种及以上的症状,且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,就有“游戏成瘾”的危险。如果症状严重,观察期则缩短。

曾读过一篇关于“游戏成瘾”的文章,题目叫《游戏设计师:为什么我的儿子不沉迷游戏?》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名专业游戏设计师,他明确告诉我们:商业化的网络游戏,无不是为让玩家沉迷所设计的。这是一个现实问题,如果一款游戏没有足够的“粘性”,不能让玩家沉迷,就无法实现盈利的目的。因此,网络游戏的设计开发充分研究了玩家的心理需求,通过设计各种荣誉、等级、奖励、模式、角色让玩家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代入感、使命感、满足感、成就感、存在感,使玩家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。

电子竞技虽然脱胎于电子游戏,但并没有提倡沉迷游戏,它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一样,倡导的是团队精神、体育精神。虽然大学生已成年,但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、智能手机娱乐功能越来越完善、游戏种类越来越多样的大环境下,如果自制力较弱,则很容易堕入沉迷游戏的泥沼。一些大学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,却还以电子竞技作为借口,是极为不理智的,这只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。


笔者以为,大学生应该清晰认知电子竞技是什么,始终把学业放在头等大事位置,摆正自己的人生目标。在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下,可以适当玩游戏,每天的游戏时间最多不超过3个小时(官方确定的“健康”游戏时间范围),培养良好的自制力,让游戏成为自己健康成长成才的“调味剂”,而不是导致自己走向堕落的“精神鸦片”。

 


深圳移动国际电子展全新升级 引领科技时尚新潮流 2022年杭州亚运举办时间和项目公布,电子竞技无缘入围正式项目!
厦门鑫艾讯电子有限公司http://www.henanfair.cn/ 电话:400-850-6666 许可证:苏B2-20060666 备案号:苏ICP备10206666号